柏列伟给他带来了几本封面发黄,印刷和装帧质量都很简陋的粗糙的小书:一本列宁的近著,一本布哈林写的小册子,一本刚出版不久的新俄诗选,集中选有勃洛克、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的诗,还有俄国劳农政府最近发表的两份文告:《对华友好宣言》和《致中国南北代表各界书》。真没想到,这样几本薄薄的小书和文告,竟像电光石火一样,猛烈地击中了他的心房,一下子就在他的心海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涛。
李大钊这一年才刚满30岁,却早已蓄起了浓黑浓黑的唇髭。生活的磨砺似乎已过早地给了他一种老成的仪态和长者的丰姿。
他是在一种极其严酷和冷峻的人生氛围中度过他的童年与青春的。当他还在母腹中尚未出生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接着,他出生后才几个月,他的母亲又离开了人间。一个从未领受过双亲抚爱的童年,显然是凄凉又寂寞的。而且,他才11岁时,就奉祖父的严命,被迫与比他大四、五岁的妻子赵纫兰结了婚、惶惑、屈从、恐惧、无可奈何,他体味了旧中国每个青少年都无法摆脱的苦闷。一个11岁的孩子,在封建礼法的严威面前,孤立无援。他只能妥协,他只能忍泪吞声逆来顺受地接受人家给他安排的一切。难能的是,也许是他受的传统伦理教育规范了他,也许是赵纫兰对他生活的体贴关心和对他的学业与事业的忠诚无私的支持感动了他,他竟然一生洁身自律,以同样的清白,报答了她的贞诚,同这位本来陌生的、文化素养悬殊的、比他大好多岁的乡下妇女,默默地共度春秋,并且同她一道先后生育了六个子女!然而,这中间又有多少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