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十年战争”到“七年战争”期间,只有两个人物值得一提。克里斯托夫·冯·格里美豪森在他的《痴儿西木传》中反映了三十年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这是一部关于流浪汉传统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至今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第二位重要人物是保罗·格哈德·纳托尔普,他是继路德之后最伟大的德国赞美诗作家。约翰·卫斯理和其他人将他的许多圣歌翻译成英语,英语国家的人们对此耳熟能详。
1740年,莱比锡成了德国的文学之都。在这个圣地,瑞士批评家波德默和布莱丁格与法国决裂,投向英国的怀抱。他们借鉴《旁观者》[4],创办了自己的期刊,大肆颂扬弥尔顿的过人之处,对法国人的虚伪和滔滔不绝不屑一顾。诗人阿尔布莱希特·冯·哈勒也是瑞士人,他在阿尔卑斯山上写的一首诗模仿了汤姆森的《四季》,还模仿了格雷的诗句。德国诗歌在当时还是以模仿法国为主。
当时出现了很多古典文学的早期人物,比如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卜施托克和克里斯托夫·马丁·维兰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人代表了两种文学偏好,弥尔顿式的和法国式的。